GB/T 14009—92


GB/T 14009—92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地面用太陽電池組件、板及方陣的伏安特性、絕緣電阻、絕緣強度、工作溫度、總反射率和熱機械應力等參數的測量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非聚光型太陽電池組件、板及方陣的室內和室外測量。
2 引用標準
GB 998 低壓電器 基本試驗方法
GB 2297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術語
GB 6495 地面用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方法
GB 11011 非晶硅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的一般規定
3 電性能參數的室內測量
3.1 標準測試條件
按GB 6495中2.1條規定。
3.2 測量儀器和裝置
3.2.1 參考組件和標準太陽電池
3.2.1.1 測量太陽電池組件、板及方陣時,應采用參考組件來校準輻照度。也可以直接用標準太陽電池。
3.2.1.2 參考組件應盡可能和待測組件的結構、形狀、尺寸及其他狀況保持一致。
3.2.1.3 參考組件應采用一定的方法直接標定,也可以用上等或二級標準太陽電池來產生,參照有關規定。
3.2.2 測量儀表、取樣電阻、可變負載及其他有關要求按GB 6495中2.1 條規定。
3.2.3 用于測量非晶硅太陽電池的參考組件除應符合3.2.1.2外,還應滿足非晶硅太陽電池的穩定性要求、光譜響應要求等,按GB11011中5.3和5.4條的規定。
4 電性能參數的室外測量
4.1 測試場地及周圍環境
按GB 6495 中4.1條規定。
4.2 氣候及陽光條件(**種情況)
4.2.1 天氣晴朗,太陽周圍無云。
4.2.2 陽光總輻照度應不低于標準總輻照度的80%。
4.2.3 天空散射光所占比例應不大于總輻射的25%。
4.2.4 在測試周期內,輻照的不穩定度應不大于±1%。
4.3 氣候及陽光條件(第二種情況)
4.3.1 天氣晴朗,太陽周圍少云。
4.3.2 陽光總輻照度應不低于標準總輻照度的60%。
4.3.3 天空散射光所占比例應不大于總輻射的25%。
4.3.4 在測試周期內,輻照的不穩定度應不大于±10%。
4.4 安裝要求
按GB 6495中4.3條規定。
4.5 測量方法
4.5.1 氣候及陽光條件屬于**種情況時,按GB 6495中3.2.3條進行測量。
4.5.2 氣候及陽光條件屬于第二種情況時,按附錄B進行測量。
4.6 測量儀器和裝置
4.6.1 參考組件可以采用較小的尺寸,ZUI小允許尺寸見下圖。
在室外陽光下測量時,參考組件的ZUI小允許尺寸如圖中虛線所示。
4.6.2 當待測件的功率在百瓦級以上時,推薦采用電容負載(見附錄A)。
4.6.3 對測量儀器和裝置的其他要求均參照室內測量,見第3章。
5 其他參數測量
5.1 工作溫度的測量和估算
5.1.1 工作溫度的直接測量,可選用以下二種方法
5.1.1.1 在待測組件內緊靠太陽電池Pn結的位置埋入體積足夠小的溫度傳感器。測量溫度傳感器的輸出訊號可以確定工作溫度。
5.1.1.2 選用和待測組件結構完全相同的一塊組件,在緊靠Pn結處理入溫度傳感器,將此組件緊靠待測組件,并處于相同的狀態中。測定它的溫度,即得待測組件的溫度。
5.1.1.3 用上述二種方法測量溫度,一般應在同一組件的二個不同位置埋入二個或二個以上溫度傳感器,取其平均輸出來確定溫度。
5.1.2 工作溫度的估算法
5.1.2.1 額定工作溫度法:額定工作溫度(Nominal operatng celltemperature簡稱NOCT)是指太陽電池組件在輻照度為80mW/cm2,環境溫度20℃,及風速為1m/s的環境條件下,太陽電池的工作溫度(見附錄C)。某種組件的NOCT和實際工作溫度tr,環境溫度te之間的經驗公式為:
tr=(NOCT-20)/80E…………………………………………(1) |
式中:E為測量時的實際輻照度,W/m2。
據上式,可由te及NOCT估算出工作溫度tr,單位是℃。
5.1.2.2 電壓溫度系數法:若已知組件在某溫度下的開路電壓,并已知或測知其電壓溫度系數,即可以從該組件在工作時的實際開路電壓來估算實際工作溫度。
5.2 絕緣電阻測量
5.2.1 絕緣電阻是測量輸出端和金屬基板間的絕緣電阻。
5.2.2 測量絕緣電阻前應先作安全檢查,對已安裝使用的方陣應先檢查對地電位及靜電效應,金屬基板和支架接地是否良好。
5.2.3 建議用額定電流大于待測方陣短路電流的斷路器把待測方陣輸出端正負極短路后,再進行測量。
5.2.4 兆歐表的電壓等級應略高于待測件的開路電壓。開路電壓低于250V時,選用250V兆歐表,開路電壓高于250V,低于500V時,選用500V兆歐表。以此類推。測量結果應不低于50兆歐。
5.2.5 環境氣候條件:大氣相對濕度應不大于75%。
5.3 ZUI低耐壓水平測量
5.3.1 ZUI低耐壓水平測量是確定待測輸出端和金屬基板間所具有的ZUI低限度的絕緣強度。
5.3.2 ZUI低耐壓水平測量應在絕緣電阻測量合格后進行。試驗前的安全檢測及準備工作同5.2.2條及5.2.3條。環境氣候條件同5.2.5。
5.3.3 試驗電壓從規定值的1/2開始升壓,以5s左右時間穩步升至規定值,持續1min,再以1s左右時間使電壓降至零,并保持5min。
5.3.4 用直流電壓作試驗時,試驗電壓應取待測件在標準測試條件下的開路電壓的2~3倍。也可以用交流電壓作試驗,試驗電壓的有效值大致取為等于或略高于待測件的開路電壓。如對待測件的耐壓有特殊要求,例如,在光伏系統實際承受的電壓較高,或和其他電網并網運行等場合,試驗電壓可按使用條件另行確定。
5.3.5 在按5.3.3條和5.3.4條加壓的過程中,若始終無異常現象出現,則所加試驗電壓值即為被測器件的ZUI低耐壓水平值。
5.4 總反射率的測量
5.4.1 將待測件水平置放于避光的暗室內,用測試光束照射。入射角取48.2°±0.5°。
5.4.2 測試光束的光譜應接近于日光。
5.4.3 用光學裝置使入射光成為一束平行光,準直角不大于5°。
5.4.4 入射光束的輻照度應不低于600Wm-2。
5.4.5 輻射檢測器的光譜響應應能覆蓋整個太陽光譜的波段范圍。檢測時應對準被檢光束。
5.4.6 測量反射光束和入射光束的輻照度比值。
5.4.7 改變光束入射區的位置,重復5.4.6條。
5.4.8 重復5.4.7條,測量5次以上,求出反射輻照度和入射輻照度的比值的平均值,即為總反射率。
5.5 熱、機械應變和應力測量
5.5.1 組件安裝使用前,在需要監測熱、機械應力的位置粘貼電阻應變片。
5.5.2 組件安裝使用后,用電阻應變儀可監測在粘貼應變片位置產生的應變,并從材料的彈性模量計算出應力。
6 數據處理及測試報告
6.1 伏安特性及電性能參數的測量結果應按GB 6495中2.5條規定的方法換算到標準測試條件。
6.2 所有參數測量均應重復3~5次取平均值,給出不確定度。
6.3 轉換效率應按組件的全面積作為受光面積來計算。
6.4 測試報告中應給出各項測量所用儀表的精度。
6.5 測試報告單應按附錄D填寫。
附 錄 A
電 容 負 載
(補充件)
A1 用太陽電池使電容器充電,充電電壓的變化范圍為0~Voc,充電電流的變化范圍為0~Isc,整個充電過程中,電流和電壓的變化等效于太陽電池從短路到開路的變化,可用來描繪一條完整的I-V特性曲線。特別適用于測量大功率太陽電池方陣。該電容器和可變負載等效。
A2 電容負載的直流耐壓應不低于待測開路電壓的二倍。
A3 電容負載應選用泄漏電阻足夠小的電容器。
A4 電容負載的電容量應加以選擇,以保證恰當的測量周期。
A5 使用電容負載的測量電路框圖見圖A1。
圖 A1
附 錄 B
輻照不穩定時電性能的測量方法
(補充件)
B1 在測試周期內,若輻照不穩定度大于±1%,小于±10%,可按本附錄測量電性能參數。
B2 陽光總輻照度應不低于600Wm-2。
B3 和氣候及陽光條件、測量場地、安裝及測量儀器等有關的其他規定分別按GB 6495中4.1、4.2、4.3及2.2等條。
B4 在一次測量周期內,用雙通道記錄儀器,以同樣的掃描方式,同時記錄下伏安特性曲線1及相應的標準太陽電池短路電流變化曲線2,見圖B1。曲線2即和太陽電池輸出電流、電壓變化相對應的輻照度變化曲線。
B5 把測試周期取得足夠短,便可忽略溫度變化的影響,從曲線1和2的對應點求出輻照度不變時的I-V曲線。按GB 6495的2.5條所規定的方法進行。
圖 B1
附 錄 C
額定工作溫度(NOCT)
(補充件)
C1 額定工作溫度(NOCT)是太陽電池組件(板、方陣)在輻照度為800Wm-2,環境溫度20℃及風速為1m/s的環境條件下的運行溫度。
C2 NOCT隨組件的封裝材料、結構及工藝而改變,某些典型組件的NOCT可以采用以下數值
組件封裝狀況 |
NOCT(℃) |
用玻璃做基板的無氣隙封裝 | 41 |
用玻璃做基板的有氣隙封裝 | 60 |
采用帶有散熱片的鋁質基板 | 40 |
采用不帶散熱片的鋁質基板 | 43 |
采用塑料基板 | 47 |
C3 NOCT的測量方法見有關規定。
附 錄 D
太陽電池組件參數測試報告單格式
(補充件)
D1 太陽電池組件參數測試報告單分為二部分,即組件電性能參數測試報告單和組件其他參數測試報告單。
D2 組件電性能參數測試報告單按GB 6495中附錄E的規定填寫。
D3 組件其他參數測試報告單按下列格式制表:
參 數 名 稱 | 測量方法要點 |
測 量 儀 器 | 測 量 結 果 | 測 試 人 |
工作溫度 | |
|||
絕緣電阻 | |
|||
ZUI低耐壓水平 | |
|||
總反射率 | |
|||
熱機械應變 | |
|||
測試單位公章 |
審核人簽名(章) |
測試日期 |
- 創傷骨科應用 2023-12-14
- 安全鞋外底剛性試驗機 2023-04-23
- DIN55662涂層和清漆耐高壓水沖擊試驗 2023-04-01
- Ford FLTMBO160-04涂料油漆耐高壓水噴 2023-04-01
- Ford VCS 1029,54719高壓蒸汽噴射試驗 2023-04-01
- PV3987高光耐磨測試方法 2023-03-17
- 馬丁代爾織物耐磨性測試:ISO 12947最 2023-02-27
- 手機可靠性測試包括哪些檢測項目和標 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