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耐洗色牢度試驗方法


本標準是紡織品耐洗色牢度試驗方法系列,其主要技術條件等效采用ISO 105/C01~C05--1982<<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洗色牢度>>,在編排上將ISO 105/C01~C05--1982五個標準合并成為一個標準五個方法.增加了合成洗滌劑的五個方法.
1.適用范圍
要標準適用于紡織材料和紡織品耐洗色牢度試驗,包括從溫和到劇烈的洗滌操作范圍.不反映全面洗燙效果.
2.原理
將紡織品試樣與規定的貼襯織物縫合在一起,放在試液中,在規定的時間與溫度的條件下,經機械攪拌,清洗,干燥.
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
3.引用標準
GB 250-84=ISO 105/A02-1982<<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
GB 251-84=ISO 105/A03-1982<<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
4.設備和材料
4.1 試驗設備是由裝有一根旋轉軸桿的水浴鍋組成,旋轉軸桿支撐著多只容量約為550±50ml的玻璃或不銹鋼容器(直徑75±5mm X 高125±10mm),從軸桿中心到容器的底部為45±10mm,整個軸桿/容器聯合裝置每分鐘旋轉40±2次,水浴鍋溫度是恒溫控制的,使試液保持在規定溫度±2度.
4.2 耐腐蝕的不銹鋼珠,直徑約為0.6cm
4.3 試劑
4.3.1 試劑1--皂片,含水不超過5%,成分含量按干重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游離堿,按碳酸鈉計 不大于3g/kg
游離堿,按氫氧化鈉計 不大于1g/kg
脂肪物質總含量 不小于850g/kg
從皂片制備的混合脂肪酸的凍點 30度及以下
碘值 不大于50
皂片不含熒光增白劑和著色物質
4.3.2 試劑2--合成洗滌劑
%(m/m) (±0.02%)
直鏈烷基苯磺酸鈉(鏈烷碳鏈的平均長度C11.5) 8
脂肪醇羥乙基縮合物(環氧乙烷數14) 2.9
鈉皂(鏈長: C12-C16:13-26% C18-C22:74-87%) 3.5
三聚磷酸鈉 43.7
硅酸鈉 7.5
羥甲基纖維素 1.2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0.2
硫酸鈉 21.2
水 9.9
4.3.3 無水碳酸鈉,化學純.
4.4 貼襯織物:需二塊,每塊尺寸為10cm x 4cm ,**塊用試樣的同類纖維制成,第二塊則由表1所規定的纖維制成.如試樣為統或混紡或交織品,**塊為主要含量的纖維制成,第二塊為次要含量的纖維制成.
表1
**塊
貼襯織物 第二塊貼襯織物
方法1、2、3 方法4 方法5
棉 羊毛 粘纖 粘纖
羊毛 棉 - -
絲 棉 棉 -
亞麻 棉 棉或粘纖 棉或粘纖
粘纖 羊毛 棉 棉
醋纖 粘纖 粘纖 -
- 創傷骨科應用 2023-12-14
- 安全鞋外底剛性試驗機 2023-04-23
- DIN55662涂層和清漆耐高壓水沖擊試驗 2023-04-01
- Ford FLTMBO160-04涂料油漆耐高壓水噴 2023-04-01
- Ford VCS 1029,54719高壓蒸汽噴射試驗 2023-04-01
- PV3987高光耐磨測試方法 2023-03-17
- 馬丁代爾織物耐磨性測試:ISO 12947最 2023-02-27
- 手機可靠性測試包括哪些檢測項目和標 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