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電壓影響
5.9.1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電壓影響,除應符合IEC 687、IEC 1036和IEC 1268有關要求外,還應符合5.9.3和5.9.4要求。
5.9.2 機電式多功能電能表在電壓改變的允許極限范圍內,程序不應紊亂,內存不應丟失,且各項數據的顯示應正常。電壓范圍見表11。
表11 電 壓 范 圍
工 作 范 圍
|
0.9~1.1 Un
|
極限工作范圍
|
0.7~1.2 Un
|
注:Un——參比電壓
|
5.9.3 電壓跌落和短時中斷不應使計度器產生大于x(kW·h)的改變,測試輸出不應產生大于 x (kW·h)的脈沖信號量。x值由下式算出
x=mUnImax×10-6 (5)
式中:m——測量單元數;
Un——參比電壓,V;
Imax——ZUI大電流,A。
當電壓恢復后,儀表應能正常工作,其準確度仍能滿足要求。
在電壓中斷24h內并發生直流備用電源中斷5min左右的情況下,程序與內存數據不應有任何變化。
5.9.4 電壓逐漸變化時。在電壓緩慢升、降過程中,多功能電能表不應發生死機或數據丟失等異常情況。
5.9.5 當多功能電能表電壓線路全部斷電后,直流備用電源應能保持所有數據和維持內部時鐘正常運行不小于180d。
5.9.6 電池工作壽命應大于5年。電池的更換和維護應方便。
5.9.7 輔助電源斷電、恢復,應在內存儲器中有記錄。
5.10 取樣脈沖頻率影響
當多功能電能表測量單元在大于起動電流,但小于0.05Ib下運行時,數據處理單元應工作正常,需量示值誤差應不大于5.4.5要求的2倍。
5.11 溫升
多功能電能表在室溫不超過40℃的條件下,電流線路通以額定ZUI大電流,電壓線路包括輔助電源線路加115%的參比電壓,用電阻法和溫度計法測量各部件的溫升,其外殼表面溫升應不超過25K,線圈溫升應不超過60K,且各部件不應損壞,工作正常,絕緣性能仍應符合5.4. 6要求。
5.12 接地故障的抑制
對三相四線經互感器工作的,并接于帶接地故障抑制器或星點隔離電網上的儀表(在接地故障及線對地產生10%過電壓情況下,不受接地故障影響的兩線的對地電壓將會達到1.9倍的標稱電壓),規定有下述要求。
在三線中的某一線上進行模擬接地故障狀態的試驗中,各線電壓提高至標稱電壓的1.1倍歷時4h。試驗時,儀表的中性端與儀表試驗設備(MTE)的地端斷開,并與MTE中模擬接地故障的一端連接,見圖1。這時不受接地故障影響的兩電壓端的電壓為相電壓的1.9倍。試驗時, 電流線路設定電流為0.5In,功率因數為1,對稱負載。試驗后,儀表不應出現損壞,并且應能正常工作。
當儀表恢復到標稱工作溫度時,誤差的變化量不應超過表12中規定的極限值。
表12 接地故障引起的誤差變化量
電流值
|
功率因數
|
各等級儀表以百分數表示的改變量極限(%)
|
1
|
2
|
3
|
In
|
1
|
0.7
|
1.0
|
1.5
|
5.13 機械要求
5.13.1 機電式多功能電能表應符合GB/T 15283中5.1~5.9和GB/T 15282中5.1~5.8要求;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應符合IEC 1036、IEC 687和IEC 1268有關要求,同時兩者還應滿足5.13.2~5.13.5的要求。
5.13.2 時段設置、手動復零等均應在表蓋不打開情況下操作;改編程序、預置數據等,要有防止非授權人進行任何操作的措施。
5.13.3 開關、操作鍵、按鈕等應靈活可靠,無卡死或接觸不良情況,各部件應緊固無松動,電池不應受振而脫開,更換電池要方便。
5.13.4 對表殼的機械要求如下。
a)表殼應緊封,應能保護表內各部件不受臟物、昆蟲等侵害和不受機械損傷。表殼密封防護等級戶內式應符合GB 4208中IP51;戶外式應符合IP54。
b)表蓋與底座應能封印,只有在拆開封印后,才能打開表蓋,觸及表內部件。表蓋應有透明窗口,供觀察工作狀態和讀取顯示數據。
c)金屬底座上應設有直徑不小于5mm的接地端鈕,并標有接地符號。
5.13.5 對端鈕、端鈕盒及端鈕盒蓋的機械要求如下。
a)對不允許非受權人員操作的所有端鈕應集中裝在具有足夠機械強度和良好絕緣性能的端鈕盒內。
b)端鈕盒應有單獨的盒蓋,能與表殼分開封??;應有相應的弱電輸出接口。
c)端鈕盒蓋應標明端鈕與外電路的連接線路圖;在接入ZUI大引線后與交流接線螺釘間的ZUI小距離應不小于3mm。
5.13.6 沖擊影響要求。
多功能電能表在非工作狀態、無包裝條件下,應能承受半正弦脈沖波的加速度試驗。試驗后不應有破裂、變形及內部各零部件松脫、損壞。通電后程序仍應正常,且內存不丟失。機電式多功能表測量單元準確度、起動和潛動等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