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電起痕試驗儀實驗原理:
漏電起痕試驗是在固體絕緣材料表面上,在規定尺寸(2mm×5mm) 的鉑電極之間,-施加某一電壓并定時(30s)定高度(35mm)滴下規定液滴體積的導電液體(0.1%NH 4CL),用以評價固體絕緣材料表面在電場和潮濕或污染介質聯合作用下的耐漏電性能,測定其相比電痕化指數(CT1) 和耐電痕化指數(PT1) 。
絕緣塑料的漏電機理:
其機理為:當材料表面比較潮濕、有雜物且電場足夠大時,其表面的雜物可能會通電,通電產生的熱量將水分蒸發,然后形成干燥帶(不含水的導電帶);由于水粉的蒸發能夠帶走大量熱量,干燥帶不含水,聚集了大量的熱量;足夠多的熱量使絕緣塑料表面碳化,形成碳化導電路,ZUI終形成短路!
漏電起痕試驗儀主要技術指標 :
1) 空氣環境:0~40°C;
2) 相對濕度:≤80%;
3) 無明顯振動及腐蝕性氣體的場所;
4) 工作電壓:AC220V±2% 50HZ±1%,1KVA;
5) 試驗電壓:100~600V連續可調數顯,電壓表顯示值較大誤差:1.5%,顯示值為:r.m.s;
漏電起痕測試實驗等級劃分:
CTI 2級的劃分方法即來自于UL,是指相比漏電起痕CTI小于400V大于等于250V。UL將相比漏電起痕CTI分為0-5共6個級別,其分別對應的試驗電壓范圍如下:
0級:大于等于600V
1級:小于600V大于等于400V
2級:小于400V大于等于250V
3級:小于250V大于等于175V
4級:小于175V大于等于100V
5級:小于100V大于0V
另外比較常提到的還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等級劃分方法,是將相比漏電起痕CTI分為I、II、IIIa、IIIb、-- 的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