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再曝造假丑聞:一億件絕緣產品未經檢測就出廠


據時事通信社報道,日本礙子社長大島卓在名古屋市舉行的記者會上道歉稱:“給相關人員帶來很大麻煩并使大家擔心,深表歉意”。同時他還解釋稱:“這是由于沒有重視客戶要求的規格,對本公司的生產過程過于自信造成的。”
在造假的出廠產品中,高壓配電線路的絕緣部件“配電線路常用絕緣子”約占五成。2017年度的造假產品約有4.4萬件,日本國內客戶有141家,國外客戶有81家。
據該公司介紹,去年10月開始進行的產品自主檢查中發現了造假。該公司認為出廠產品所有都按公司規定檢查合格,沒有品質問題。該公司稱沒有退換產品的計劃,并認為對業績的影響也不大。
近3年來的造假日本企業盤點
近年來,日本多家企業接連被曝各種造假問題,“日本制造”的形象已經嚴重受損。人民網記者對近3年來的日本主要造假企業進行了匯總。
1.日本旭化成子公司數據造假問題。2015年11月24日,日本旭化成公司發布消息稱,在對其子公司“旭化成建材”過去10年進行的3052項打樁工程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360個存在數據篡改問題,196名現場負責人中有61人曾參與數據造假。
2.三菱汽車公司燃效數據造假問題。2016年5月11日,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承認燃效數據造假。據了解,自1991年起,日本市場上銷售的幾乎所有三菱汽車均存在燃效數據造假問題,多款車型未經必須實施的行駛測試,而是僅憑理論計算就獲取數據。
3.鈴木汽車公司違規燃效檢測問題。2016年5月18日,鈴木汽車公司表示5年來一直違規進行燃效檢測,董事長鈴木修向公眾表示道歉。從2010年起,鈴木公司未按日本政府規定獲取計算燃效所需的數據,而是通過違規手段獲得。目前,已確認“奧拓”等16種在日本國內銷售的車型未按國土交通省規定的方法進行燃效測定,涉及的車輛累計在210萬輛以上。
4.高田安全氣囊問題。2016年7月19日,第三方“問題氣囊聯合調查組”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高田安全氣囊在測試中存在數據操控和篡改的問題。在質量監測環節,高田公司的工程師故意刪除了部分測試數據,以取得“理想”的測試結果。
5.神戶制鋼造假問題。2017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承認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該公司2018年3月6日公布的ZUI終報告顯示,神戶制鋼所的不合格產品一共銷往605家企業,造假行為至少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包括退休人員在內,共有5名董事參與其中。
6.日產汽車新車質檢造假問題。2017年10月19日,日產汽車公司承認使用無資質檢查員,該公司負責人就使用無證人員進行新車質檢一事道歉,并承認這是“20多年前形成的慣例”。該公司除了對已售出的116萬輛汽車進行復檢外,在質檢造假曝光之后生產的3.4萬輛汽車也要返回工廠重新檢查。日產此次停產至少兩周,再加上對120萬輛車進行召回和復檢,預計所帶來的損失高達2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6億元)。
7.斯巴魯汽車公司整車質檢造假問題。2017年10月27日,日本汽車公司斯巴魯承認公司旗下兩家工廠使用無資質人員進行新車出廠前的整車檢查,并且形成常態,已經持續約30年。該公司將召回(免費回收及修理)約25萬輛以上認為有必要重新檢查的汽車。對象為所有車型,預計費用將達約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以上。
- 安全帽沖擊穿刺試驗機 2024-05-16
- 高壓蒸汽噴射試驗箱 2023-04-01
- 亞諾天下公司2023年春節放假通知 2023-01-13
- GMW14688(通用標準:耐刮擦試驗方法 2022-10-09
- 亞諾天下公司2022年國慶節放假安排的 2022-09-30
- 汽車涂鍍層檢測項目及設備介紹 2022-09-06
- 2022亞諾天下公司端午放假安排 2022-06-02
- 醫用膠帶恒溫持粘性測試儀 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