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手機殼釋放苯
專家實驗發現甲醛超標更值得警惕
調查小組選擇了塑料、硅膠以及皮革這三種常見材質的手機殼,分別在流動攤販處和商場各購買了三個,流動商販銷售的手機殼都沒有標注生產廠商的名字,而商場購買的手機殼都是品牌信息齊全的產品。
這些手機殼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會釋放苯嗎?調查小組帶著這六個手機殼樣品,來到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進行實驗。實驗員選用了30升的實驗艙進行實驗,按照手機正常使用時平均溫度,將艙內溫度加熱到45℃。實驗員把手機殼分別放入實驗艙,一個小時后六個手機殼被加熱后釋放出的氣體收集完畢。隨后,實驗員將這些氣體進行苯和甲醛含量的分析。
幾天后,經過儀器的分析和對比,得到了讓人意外的結果。手機殼釋放量ZUI大的有毒物質是甲醛,而非網友們熱議的苯。無論是在流動商販處購買的雜牌手機殼,還是在商場里購買的品牌手機殼竟然都釋放出了苯,釋放量在0.0191mg/m3到0.0494mg/m3之間,與國家空氣質量標準對苯的濃度限制規定是0.011mg/m3相比,這個測試結果顯示苯的釋放量總體來看并不大,沒有傳說的那樣恐怖。那么,有些手機殼上的刺鼻氣味難道來自甲醛?檢測人員使用了一種試劑,如果空氣樣品中含有甲醛,試劑就會變成藍色。十五分鐘后,記者驚訝地發現試劑真的變藍了。
不同材料檢測甲醛濃度ZUI高釋放量是國家規定的2.5倍
數據分析:6個手機殼中皮革的ZUI“毒”
經過進一步的分析和比較,實驗員得到了六個手機殼甲醛的釋放量。清華大學建筑技術科學系建筑環境檢測中心博士徐秋健表示:“國家空氣質量標準對甲醛的濃度限制是0.1mg/m3。而這次實驗的結果顯示,兩個硅膠手機殼樣品和兩個皮革材質的手機殼樣品甲醛的釋放量都高于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的0.1mg/m3,甲醛釋放量ZUI高的達到了0.25mg/m3,是國家規定的2.5倍。”
揚子晚報記者發現,這些超標的手機殼中,皮革類的手機殼甲醛釋放量ZUI高,而這些甲醛,可能來自手機殼上使用的粘合劑。徐秋健博士表示:“使用這樣的產品會增加我們吸入更多甲醛的風險,增加患癌幾率。”
南京市場:皮革手機殼恰恰ZUI暢銷
無論是正規商場購買的手機殼還是地攤上的手機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甲醛釋放量超標,那么南京市場上,手機殼銷量如何?大家ZUI喜歡購買哪種手機殼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來到新街口的蘋果、三星手機專營店以及萊迪廣場,探訪南京手機殼銷售情況。
記者發現,正規專賣店和商場售賣的手機殼中,皮革手機殼的氣味明顯大于硅膠手機殼氣味。當記者詢問哪種手機殼銷量ZUI好,得到的答案十分相似:翻蓋皮革類的手機殼雖然比硅膠手機殼貴20-30元,但買的人ZUI多。萊迪廣場的一位手機殼攤主告訴記者:“現在男士選手機殼一般都要皮革的,顯得大氣,有檔次。而且皮革套顏色和花色多,許多女生也很喜歡,銷量一直很好。”
專家建議
選手機殼氣味明顯的不能要
如何挑選安全的手機殼呢?清華大學徐秋健博士建議:“購買手機殼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盡量選擇沒有明顯氣味的產品。其次,在使用這樣的手機殼時,盡量在一個通風的情況下使用。第三,減少兒童對手機殼的接觸。”
當下,手機殼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用品,然而針對手機殼的國家安全標準卻還是空白。因此,徐秋健博士呼吁業內權威人士和國家相關部門,能出臺針對手機殼的國家標準,規范行業生產行為,讓消費者用的放心。